取消
首页  »  《原神》的角色人设方法论  »  《原神》的角色人设方法论

《原神》的角色人设方法论

《《原神》的角色人设方法论》内容简介
《原神》的角色人设方法论

最近,《原神》2.2版本即将结束。这是一个成绩(📹)令人意外的版本,在本月初,该版本的第二个卡(➡)池上线时,不仅登顶中美日韩四国畅销榜,还非常罕见地让《原神》出现了需要玩家排队等待的情况。

近一个月《原神》畅销榜排名趋势

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,玩家们对(🌻)这个卡池如此热情,只是由于《原神》复刻了一个旧角色——胡桃。

胡桃这个角色有(🈲)多受(👍)到玩家(🍎)们的(⏱)欢迎?除了畅销榜登顶,在B站等平台上,你也可以看(🅱)到大量关于胡桃这个角色的二创作品,而且,在每个二创作品下面,还会看到玩家们大段(👜)大段(🌰)的认真(🏁)讨论。

玩(💛)家二创作品

玩家对胡桃的讨论

现在(🐚)谈到高(📩)人气的二次元角色,很多人下意识会觉得,这个角色可能会很性感,或者(♟)特别华丽。但胡桃并非如此,玩家对于胡桃这个角色的喜爱,几乎都来源于(🤐)其设(🍣)定。

01 胡桃受人喜爱的三要素(🥨)

想知道(📘)胡桃为什么受人欢迎,首先要知道胡桃是(🏇)个怎样的角色。

在游戏设定中,她来自璃月地区(《原神》中设定接近于中国文化的地(😲)区)一个叫做往生堂的地方,也是往生堂的堂主。而这个往生堂,实际上就是葬仪场所。

这样的身(🥠)份设定可以说本身就槽点满满了。用户会(🕺)在这里会对角(🤓)色产生好奇,并抛出第一个(💡)问题:「为什么《原神》要让一个美少女来当殡仪馆馆主?」

通常来说,大家印象中的殡葬,往往是肃穆(🔪)的(💓)。但当玩(🌳)家和胡桃产生初步接(🚝)触后,认知就(🎻)会发生(✴)转折:胡桃作为一个十几岁的(🎟)女孩,有(🆘)着古灵(🗻)精怪、跳脱活泼的性格,喜欢(🍝)做恶作剧,写打油诗,思维逻辑自成一(👹)套。比如推出往生堂优(📴)惠券,想通过这种非(🎇)常离谱的方式(👆)带动(🚆)生意。

胡桃这种有趣的性格会让玩家对角色产生基础的好感,并在内心产生(🚃)第二个(🥌)疑问(👳):「让这么个(🚀)逻辑奇怪的人来做严肃的葬仪事务真的没问题吗?」

胡(➕)桃做葬仪,会变成这(😨)样吗?

但随着玩家抽丝剥茧,探寻这个角色更多的特点,就会再度(🌼)发(🐝)现转折。胡(🐼)桃还有相对深沉的一面:一方面,虽然胡桃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不正经的样子,但在真正对待葬仪事务时,她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:「受(💜)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我们往生堂性质特殊,肩(🏁)负着双倍责任,所(👺)以,一定要让两个世界的人都(🎎)满意才行。」

另一方面,胡桃之所以小小(🛫)年纪就成为往(🌌)生堂堂主,也与她的(✊)童年背景有关。她的父母未在故事中出现,她与爷爷感情至深。但爷爷在胡桃年幼时就去世,她只能以幼小的年龄去继承这项家业。她(📸)因此早慧,有着一套豁达成熟的生死观,如同庄子,将生老(🍽)病死视作寻常的自然规律。

这一面的胡桃,也让玩家得到了之前两个问题的答案:她成为往生堂堂主是迫不得(🐸)已,但她面对这个困难做得很好。她不(🕍)仅有趣,也很靠谱、坚强、乐观。

玩家二创作品

胡桃(🌆)二创作者(🕎)对角色的(🌕)看法

由此可以看出,胡桃这个角色的设计,基本由「(🐼)脱线的身份」+「有趣可(📹)爱的性格」+「引人怜爱的背景」三大部分组成。三个部分并非和(🌬)盘托出,而是伴随着多个转折,分阶(♐)段地向外展现。

通过(📑)这种阶段式的体验,玩家不仅可(⏯)以更好地理解角色,而且这种流程塑造的「双重转折」还会让玩家(🚭)对角色先后产生好奇、喜爱、怜爱(🌪)的情绪,对角色有更多的情感投入。

像这样的模式,在《原神》中并非孤例。比如另一个人气角色可莉,在身份上,可莉作为一(🌟)个小女孩,居然是「蒙德最强战力」,擅长使用炸弹,甚至把山地都炸变了形;然而可莉并不是个坏孩子,在性格上反而非常天真纯洁,虽然她偶尔会「熊」,也(🥩)只是儿童调皮爱玩的特性。

但她为什么(💗)调皮到「玩炸弹」的地步?一方面是因为可莉的妈(🏮)妈是蒙德最强术(🛷)士,将炸弹的配方交给了可(😏)莉,所以她学会了炸弹的使用方法;(⏹)另一方面,她的(🎈)父母因为工作,并不能在可莉身边照顾她,因(🚆)此才教给她很多「有趣」的东西(❤),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的(📺)童年。

再比如神里绫华,作为稻妻三大奉行中社奉行家族(🥏)的千金,优雅得体,关心人民,被称为「白鹭公主」,但实际上,她(🤲)藏在更深处的性格与普通女孩无异,她也会喜爱新鲜事物,想要参与热(🌸)闹的祭典,想要与同龄人打成一片,同时她对于社(👯)会中的不公现象,也有着对抗的欲望。最终,这个「笼中鸟」也为了改变现状(💀)而付出了行动。

这样的角色设定,本身就内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: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欲望,并且为(🚫)这个欲望付出过行动,这才使得角色变(📟)成今天的样子。这样的处理方式,也就让玩(🆓)家(🚥)在了解角色的过程中捕捉到他们的人物弧光。

02 人设展示的空间

然而这样的表现方式也需要有足够的展(🚽)示空间。对于(🍵)大多数角色收集养成游(⛄)戏来说,推出大量角色往往都伴随着一个问题——不是每个角色都能被充分塑造。

在这一点上,《原神》除了3D演出的优势之外,他们(😷)也用(🏅)了很多方法,来为角色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。

《原神》在上线一个新角色时,通(🔞)常会首先发布多个角色视频,为(🏑)角色(⏺)预(😴)热。分别是「角色PV」、「角色演示」和「拾枝杂谈」。

几乎每个角色都会(🍅)出三个视频

首先放出的角色PV,主要以展现角色的形象、身份、性格为主,通过插画搭配live2d的形式展现。画面比较简单,但是能够帮助玩家建立起对于角色(🈂)的第一印象,并引发玩家的想象与讨论。

在两天后,《原神》会放出角色演示视频。视频会勾勒一些简单的故事片段,同时展示角(🐌)色的3D模型、(🕗)战斗动作与(🛤)技能特效。进一步提升玩家对于角色在视觉上的了解。

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角色更加深度的解读视频。在这个视频中,《原神》会对角色(🐒)的技能使用方法,基础数值变化进行简(🤴)要介绍,同时也融入世界观,解释胡桃在性格上的另一面。

而当角色正(🔦)式上线后,《原神》会推出相应的传说任务(角色故事),或者是在主线或(🧐)活(🎟)动任(🚕)务(😑)中加入新角色的戏份,让角色能够(🥋)快速在游戏内引起玩家的注意。部分来不及出传说人物的(🔵)四星角色,《原神》则会用类似Galgame风格的邀约任务来补充角色的信息密(🙏)度。

邀约事件

例如(😳)在胡桃的传说故事中,玩家会与胡桃一同解决一场灵异事件,送走一个尚有牵挂(🚟)的鬼魂。玩家会在这个故事中更深(🤯)入地感受到角色具有特色(🉑)的身份性格,并在故事发生转折,真相大白后,胡(🏿)桃也会借此机会向玩家解释往生堂的来历,自己对职业的看法以及生死观(🎸)。这是玩家感受到角色背景的第一个方式。

在玩家获得角色之后,玩家可以通过角色资料页来了解角色更(💩)多设定信息。这是玩家了解角色背景的(📢)第二个方式。与其他二次元游戏类似,《原神》中的角色信息也会关联好感度逐渐释放。这种方式(🌎)恰好利于角色的分阶段展现,玩家在了解背景之前,只有极少的笔墨暗示胡桃的身份。玩家在对胡桃有一(🥍)定了解之后再去揭开她的秘密,这种转折就会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。

这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,角色的配音(👒)列表中,还会有很多角色对于其他角色的看法言论。这能够更好的表(🈷)现角(🛤)色之间的社交关系,同时也能从侧面表现角色之间的性格或价值观差异。

除了这些之外,角色生日或者(🧗)一些活动时,玩家也会收到角色信件,这些也都是增添角色信息密度的方式。

除了官方推出的内容,官方也会在角色预热期推出角色相关话题或者同人创(🥅)作活动,引导玩家通过互相讨论(🔌),更好地了解角色。例如这(🕑)次胡桃复刻,官方也推出了胡桃表(🤤)情包征集活动(🆗)。

再比如之前提到的玩家同人视频下面的(⛓)讨论,对于没有胡桃的玩家而言,这些同人作者的作品是他们了解人设的重要渠道,在玩家们的(🛰)口耳相传中,也让更多新玩家了(🕍)解到角色的闪光点(🎷)。

在这么多的铺垫下,不仅是重(📋)视角色数值的玩家,厨力玩家同样也想要“多抽几个”,或者为其在卡池中抽出配套武器。这也就是胡桃的这次复刻能够在多国登顶畅销榜的关键因素。

03 为什么现在(🈂)的玩家喜欢胡桃

但说到底(⏹),其实《原神》的这种做法也并不十分新奇,过往的优秀二次元产品也都会这么做。为什么《原神》的人设能够带来这么大的效果?

显然,《原神》的市场地位是一(🌤)个不可忽视的原因。但是在此之(🎖)外,《原神》这几(🏊)个人气(🗜)角色或(🔬)许也能说明,这种人设可能是(🛁)当下玩(🤶)家最需要的答案。

首先是人设标签使用方式的变化。

在以往,利用「性格标签+身份标签」来拼配人设,是一种常(😆)见的方式。用户往往可以通过「傲娇大小姐」、「腹黑萝莉」等方式来快速的领悟角色身份性格。这些标签经历过长期的市场验证,是一种相对保证效果的二次元角色构筑方式。

但长此(👂)以往,制作出的人设也很难出(🐾)彩,用(👮)户需要看到更多新意。在《原神(🚀)》中,你很难明(👴)显地看到传统的二次元性格标签(📯),部分角色或许会带有与传统标签类似的感觉,但(🛹)游戏并没有像以往的二次元作品那样,对这些标签进行夸张化处理。角色脱离(🧜)传统定式,就有了更多变数,让玩家对角色有更多的好奇心。

《原神》在不使用传统二次元标签的(🦐)同时,对部分角色背景故事的重视也是让这些角色出彩的原因之一。过往国内的(🎪)二次元游戏,在背景故事的设定上往往较为平淡,也较少体现(📃)出角(📭)色经历带来的性格转折,这就导致角色缺乏(🌳)人物弧(🐤)光。

而从用(🌞)户角度分析,如今新生代的二次元群(🤠)体正希望得到更优质的内容。

在去年中信证(🏯)券发布的2021年游戏行(☕)业投资策(🦔)略报告中提到,Z世代用户有着典型的「为爱发电」特征(🧜)。他们付费的动因不是为了获得面子,而是优质的内容和服务,以及价值观认同。

Z世代普遍具(♟)有多元化爱(🧀)好的特征,并且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。然而(🥈)二次元文化(🕞)作为一种原本的亚文化,想要被放到主(🛶)流文化的台面上(🐯)交流,就需要更高的「品质感」。因此,现在用(⏩)户要的并不是一些表(🌬)面的设定,而是需要(👚)故事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深刻,以便于二次(♍)元文化在被讨论时,除了保有原本(🎇)的气质,也(🌒)能展示出足够的深度,以及被认真讨论的资格。

横向(👫)对比国内其他二次元手游,我们很容易发现,最易获得人气的角色,除了走性感路线之外,也往往都是一些身份背景复杂,「有故事」的人设;在故事上,虽然用户们高呼「不(🈲)要发刀了」,但显然也正是那些「发刀」的(🏣)故事带来了更多的讨论度;此外,现在之所(🤲)以流行「末世」或类似的(🦆)高生存压力、严肃感世界观,也都与(📧)用户的追求存在相关性。

但归其根本,像胡桃(🌕)这样的角色能够在当下流行,是因为他们响应了当下年轻用户的价值观。

从我个人体验上来(🗡)说,角色(🚥)收集养成这一玩法,往往带有(👿)「选择角色与玩家同行」的意味。想让玩家喜爱角色,角色也要表达对玩家的喜爱。展示角色脆弱深沉的一面,也就是角色向玩家敞开心扉(🔬),表达信任的过程。

在价值观上,角色也需要与玩家高度契合。角色代表了怎样的价值观,对这个价值观有多忠诚,也是(🍎)让我对角色动情的原因所在。

胡桃这个角色的价值观和行动,都很好地切中(🤙)了当下年轻用户向往的品格和生活(🐲)方式,玩家们愿意为她(🤼)投入真情实感,并为其消费也就合乎情理。

玩(👞)家评论(🈚)

04 结语

如前文所(🔗)说,在中国,二次元文化(🦀)正处于一个变化的阶段。年轻一代二次(👃)元(🏫)群体开始对内容质量有了更多的要求。以往二次元产品拼配传统标签(🎷)塑造角色的方式既不新鲜,也难称优质;同时本地用户对于二(😙)次元文化,也(🤓)提出了不同于发源地(🤑)日本的差异化需求。因此,在内容(🖨)的制作上,本土二次元厂商或许要及时地革新方法。

胡桃的表现,也证明了利用故事和人设赢得玩家喜爱的可(🌁)能性(🎵)。我们此前曾讨论过国内二次元游戏在美术上(🍿)面临的内卷困境,但在游戏故事和人物塑造上,国内游戏显然还处于「大有可为」的状态。在美术面临瓶颈的情况下,选择踏踏实实做好二次(🎡)元故事来激发玩家厨力,显然也是一种可行的路线。

《原神》或许已经找到了一些(📉)制作人设的新模式,但这未必是唯(😐)一解。哪怕是《原(💕)神》的高人气角色,也并没有全部遵循「三要素」制作法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厂(🚸)商意识到内(🚎)容包装的重要性,或许在二次元人设塑造上,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方法论。